Rhino 成为很多用户实现设计的首选工具, 特别是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项目. 例如近期正在热映的 《流浪地球》,其中很多特殊道具及特殊服装就是利用 Rhino 来实现的, 包含那身超级仿真的太空服。今天,主创团队之一的Studio MDI工作室,和我们分享了他们如何利用 Rhino 来完成影视道具的造型深化设计与结构设计,并最终制作出实物,并在影片中呈现的过程。
“我们团队主要是动画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结合的团队,前期基于影片世界观的定义,导演组和美术组提供了最初的设定、和一些相关参考,我们配合组里用工业设计的方法,调研了大量现有以及未来的相关设定,提供给导演组及美术组进行讨论。我们经过几轮的斟酌和沟通后,逐渐聚焦到几张手稿,并通过导演的认可,然后工业设计师才开始介入。我们利用 Rhino 开展后续设计,原因是这个项目最终要制作出实物供演员穿戴,并会配合很多动作戏以及特写镜头,所以传统的影视行业常用软件就无法胜任了。” 李健(MDI中负责宇航服的设计师)告诉我们。
“如何把二维手稿转化成立体,并把立体的三维文件制作成可操作实物,并在大屏幕上展现自然的光影以及微妙的细节,是很大的挑战,也是导演非常严格的要求(我们幸运的遇到一个非常严格的导演)。比如:如何处理新与旧的问题,科幻道具做新很容易,但其生硬的光影关系,完全不符合导演挑剔的眼睛,所以在很多道具,尤其是宇航服的设计建模过程中,我们大量采用Rhino6 的细分建模功能,对倒角部分我们采用了高阶的曲面,尽量回避软件中自带的基础几何体以及倒角命令,这样可以实现的效果在大屏幕中运动时,会呈现自然的光影变化,配合其它做旧手段,才能实现有质感有时间感的产品最终获得了导演的认可。这也有效地帮助 CG部门的工作,他们可以扫描我们的实物,配合Rhino高完成度的模型进行后期,很好的保障了最终的画面完成度。” 李健继续说。
李健告诉我们,设计前期的首要任务是处理人机尺寸,“宇航服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紧贴演员身体,并要配合动作进行表演的,所以整个项目进行中,我们要像真实世界开发产品一样,从人机工程角度切入,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测试,不断制作实物样品,甚至要请演员试穿试戴,还要符合不同身材演员之间的通用性;还有很多功能的实现,比如灯光,通讯,穿戴流程,换气系统等,基本就是按照真实世界的真实产品开发流程在做,但时间和经费又很紧张,所以挑战确实很大。“
“因为缺乏传统产品开发的周期和流程,我们无法聘请专业的结构设计师,所以很多结构设计,我们也不得不在 Rhino中自己完成”。
“结构设计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传动设计部分,透明罩在拍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的开启与闭合的,我们需要使用机械传动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,好在我们的团队都是工业设计背景,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基础,我们在缺乏机械工程师协助的情况下,自行设计了一套齿轮传动装置来实现透明罩的闭合与开启(设计期间Rhino原厂技术支持及时的给我们提供了做齿轮组的插件)。”
“还有很多其它的结构,甚至是在镜头中不一定出现的操作,其相关结构都是按照真实世界的产品进行设计制作,对于非机械专业的我们来说还颇有难度, Rhino 中的干涉检测与机械传动模拟起了很大作用。”
最后李健告诉我们,“通过这个项目,我们发现工业设计专业在科幻主题的特殊服装、特殊道具等物理特效领域中的优势,Rhino区别于传统的动画特效软件以及工程类软件,介于造型与实现之间,是最恰当的选择,没有 Rhino 的配合,我们无法想象能如此顺利的完成这个极具挑战的项目。”